【常德古今风华之十七】郑洞国:不畏强敌的抗日铁汉
来源:民生在线 责任编辑:杨亮 时间:2025-07-22 08:30:45
编者按:常德,靠着沅江澧水,自古以来就是做生意的好码头,一直很热闹。建国后,常德更厉害了,“粮仓”“烟都”“纺城”“酒市”这些名头响当当,发展得越来越好!这座城,既继承了老商贸的实干精神,留存着烽火岁月淬炼出的英勇无畏气魄,又涌动着现代产业的活力。《常德古今风华》带大伙翻翻老账本、唠唠新变化,瞧瞧咱常德的前世今生!
1933年长城古北口,日军如潮水般涌来。郑洞国率第4旅死守南天门八昼夜,弹尽粮绝仍死战不退。换防途中听闻友军阵地失守,他猛然转身:“弟兄们,把阵地夺回来!”
见夜袭受挫,这位旅长竟甩掉军装,身着刺眼的白衬衫,手枪一挥率先冲锋。士兵见主官视死如归,顿时怒吼反攻,硬是从日军手中夺回染血的山头。
1938年徐州会战,郑洞国敏锐抢占运河南岸。当日军大摇大摆搭桥渡河时,他一声令下,新抵达的重榴弹炮营骤然轰鸣。十二门重炮怒吼,日军“丛林之王”第18师团在火海中溃逃,此役为台儿庄大捷奠定胜局。
1939年的昆仑关战役同样惊心动魄。当时,日军占领南宁西北重要屏障昆仑关,桂南战局危殆。郑洞国率荣誉第一师担任主攻,面对日军的疯狂抵抗与援军不断,他从容镇定,亲临火线。在友军支援下,指挥部队先后攻克多个重要制高点,最终成功拿下昆仑关,并击毙日军第十二旅团长中村正雄少将。此役,荣誉第一师以伤亡4000多人的代价,两度攻克昆仑关,击毙日军4000余人,取得抗战以来正面战场攻坚歼灭战的重大胜利。
1943年缅北战场,郑洞国任中国驻印军新一军军长。在湿热雨林中,他一面调和盟军矛盾,一面亲临火线。士兵们看到将军满身泥泞却目光如炬,士气大振,连克胡康河谷、密支那等要地,彻底粉碎日军“不败神话”。
2025年清明,湖南石门县夹山国家森林公园内,湖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、抗战文化研究会等十余家组织的代表肃立郑洞国墓前。三鞠躬后,鲜花层层铺满墓碑。人群中,石门县宝峰中心学校的孩子们踮脚擦拭着碑文,动作轻柔而庄重。
1991年,88岁的郑洞国弥留之际喃喃低语:“家国已安,唯憾未见金瓯无缺......”将军遗骨安葬八宝山,追悼会竟同时在台北举行——两岸同哀,黄埔将领中仅他与杜聿明享此殊荣。
而今,石门墓园的青石阶上,扫墓者的足迹逐年增多。当孩子们把菊花轻放在将军像前,当海峡两岸共缅远征军的烛光亮起,那枚救命的银元虽已锈蚀,但它守护的精神,仍在为民族前路抵挡风雨,照亮归途。
相关信息:
频道推荐
【常德古今风华之二十】蔡晴川:热血男儿,为国捐躯
- ·【常德百件事之十九】九五年的桥南,藏着常德人的烟火江湖
- ·【常德古今风华之十九】戴季韬:从湘西热土走出的抗日硬骨
- ·【常德古今风华之十八】黄鳌:从战火中走来的热血英雄
- ·【常德百件事之十八】沅水汤汤四十载:一座桥、两条路与常德城的蝶变
- ·【常德百件事之十七】那年,常德城里来了个“大衙门”——1969年
- ·【常德古今风华之十七】郑洞国:不畏强敌的抗日铁汉
- ·【常德百件事之十六】德山脚下的那炉火 常德钢铁厂的短暂岁月
- ·【常德古今风华之十六】刘泽远:烽火中的热血,腥风血雨中的雷霆反击
- ·【常德百件事之十五】荆江铁壁:常德军民铸就的治水丰碑
- ·【常德古今风华之十五】余程万:常德城头的铁血将军,用生命守护家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