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

【常德百件事之十六】德山脚下的那炉火 常德钢铁厂的短暂岁月

来源:民生在线 责任编辑:吴思奇 时间:2025-07-21 08:58:55

编者按:说起咱常德,那可是沅水边上扎了根的老城,烟火气十足。祖祖辈辈的故事能从河街摆到太阳山。今天,我们将一同拨开岁月的烟云,探寻那些深深烙印在这片土地上、与我们血脉相连的历史大事。

1958年,“大炼钢铁”的号子响彻全国,常德也坐不住了。德山那片安静的河滩地,一夜之间涌进成千上万人。扁担、箩筐、锄头是主力,人海战术是法宝。挖土方、砌砖墙,红旗招展,号子震天,汗水砸进土里,空气里都是焦灼又滚烫的期盼——家门口要立起“钢龙”了!

苦熬两年,1960年6月,这座“土法上马”的钢铁厂终于迎来高光时刻。第一炉铁水,像条赤红的龙,猛地从高炉口奔腾而出!红光瞬间吞没炉台,映亮了工人们沾满煤灰汗渍的脸。刹那间,“出铁啦!”的吼声、炸响的锣鼓鞭炮,淹没了厂房。有人跳脚,有人把手掌拍得通红——这滚烫的铁流,是他们熬出来的“金娃娃”!

可惜,这炉火的旺劲儿没撑多久。厂子根基像沙滩起楼,技术跟不上趟,又撞上“粮食关”,肚皮都填不饱,哪有力气抡大锤?“大干快上”的风气下,埋下的隐患像地雷,一个个爆了。高炉的火苗越来越蔫,冒的烟又稀又薄。捱到1962年,这片喧腾的土地彻底冷清下来。烟囱哑了,高炉凉透了心,空旷的车间里,只剩下角落里散落的生铁疙瘩,在湿气里一天天锈蚀——那曾经灼热的奔流,最终凝固成冰冷沉默的铁疙瘩,成了德山脚下那个年代一块沉甸甸的戳记。

回头看常钢这短暂的兴衰,它早不止是一座厂子的故事。它映着那个年代憋着劲搞工业的渴望,也照见了缺钱少粮没技术还硬闯的艰难。那些肩挑背扛的身影,炉火映红的脸庞,震天的欢呼,最终都沉寂在生锈的铁块和空旷的厂房里,拼成一幅五味杂陈的老照片。

这照片无声地讲着理:工业筋骨,光靠一腔热血烧不长久;发展的路,得踩实了走,得讲科学、顾肚子。常钢那炉火灭了,铁水冷了,但它留下的汗水、摸索和教训,都沉甸甸地夯进了历史的土里,成了后人的垫脚石。只有真正懂得从这些用热情和挫折浇筑的基石上迈步,未来才能锻造出真正铮铮作响的铁骨钢梁。德山脚下那些锈铁疙瘩,至今还在那儿,默默提醒着。

[责任编辑:吴思奇] 标签:常德百件事 德山 常德钢铁厂 常德 民生在线
声明:欢迎转载,但务必标明出处“民生在线”和作者姓名。如若违反,民生在线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。投稿请发送至邮箱:416372203@qq.com
义祥红木
发宅乡墅
昊宇门窗
美年大健康
常德西湖温德姆花园酒店
松果装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