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

【常德古今风华之十九】戴季韬:从湘西热土走出的抗日硬骨

来源:民生在线 责任编辑: 杨亮 时间:2025-07-28 08:49:09

编者按:常德,靠着沅江澧水,自古以来就是做生意的好码头,一直很热闹。建国后,常德更厉害了,“粮仓”“烟都”“纺城”“酒市”这些名头响当当,发展得越来越好!这座城,既继承了老商贸的实干精神,留存着烽火岁月淬炼出的英勇无畏气魄,又涌动着现代产业的活力。《常德古今风华》带大伙翻翻老账本、唠唠新变化,瞧瞧咱常德的前世今生!

在湖南湘西的崇山峻岭间,老一辈人提起戴季韬,总会竖起大拇指:“那是敢跟鬼子拼命的硬汉子!”这位从凤凰古城走出的苗族将领,用热血书写的抗战故事,至今仍在酉水河畔流传。

戴季韬,1891年出生于湖南凤凰,1920年毕业于云南陆军讲武堂。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,他担任陆军第十集团军第一八二师副师长,率部在浙江嘉善等地参加抗日作战。1937年11月,在淞沪抗战的最后阶段,戴季韬与师长顾家齐率领7千凤凰子弟兵奔赴浙江嘉善,以落后的武器装备与日军展开血肉搏杀,誓死保卫国土。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线,独自阻敌一个加强军陆空立体进攻长达七昼夜,歼敌二千余人,创下了中国军队抗战之初师一级歼敌最高纪录。这场战斗中,凤凰子弟兵们几乎全军覆没,但他们的英勇无畏,让日军指挥官惊呼他们是“从天上掉下来的神兵”,被中外媒体誉为“不可逾越的东方长城”。

1939年,戴季韬担任陆军暂编第六军暂编第五师师长,率部参加第一次长沙会战。在随后的多次会战中,他带领的部队几乎无役不从,伤亡殆尽,却始终坚守阵地,为保卫祖国山河立下了赫赫战功。抗战胜利后,戴季韬获颁忠勤勋章和胜利勋章。

新中国成立后,戴季韬参加了湖南凤凰的和平起义,之后担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、湖南省政协委员等职。他将余生奉献给了家乡的建设和发展,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。

如今,凤凰古城里的戴季韬故居成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。每逢节假日,总有家长带着孩子来听老人讲他的故事。年轻人还自发在网上整理他的抗战日记,那些 “宁死不当亡国奴” 的字句,在社交媒体上被频频转发。去年,当地苗族同胞用传统苗歌调改编了《季韬将军颂》,歌声飘过吊脚楼,成了对英雄最鲜活的纪念。

这位从乡土里走出的英雄,从未远离这片土地。他的故事,就像湘西的常青藤,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里,扎下了根。

[责任编辑: 杨亮] 标签: 常德古今风华 戴季韬 湘西 抗日英雄 常德 民生在线
声明:欢迎转载,但务必标明出处“民生在线”和作者姓名。如若违反,民生在线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。投稿请发送至邮箱:416372203@qq.com
义祥红木
发宅乡墅
昊宇门窗
美年大健康
常德西湖温德姆花园酒店
松果装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