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常德百件事之三十】一道“乌金”连通长常 1965年那条承载希望的“幸福路”
来源:民生在线 责任编辑:吴思奇 时间:2025-08-23 09:47:56
编者按:说起咱常德,那可是沅水边上扎了根的老城,烟火气十足。祖祖辈辈的故事能从河街摆到太阳山。今天,我们将一同拨开岁月的烟云,探寻那些深深烙印在这片土地上、与我们血脉相连的历史大事。
1965年的金秋,湘北大地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——常德至长沙公路全线贯通。这条铺着黝黑沥青的公路,像一条蜿蜒的绸带,将湘西北重镇常德与省会长沙紧密相连,结束了两地往来“晴天尘土扬,雨天泥泞淌”的历史。
彼时,湖南交通基础设施尚显薄弱,常德到长沙的陆路交通主要依靠砂石路,全程需颠簸近10小时,遇上恶劣天气更是寸步难行。为打通这条连接省会的“经济动脉”,建设者们克服了重重困难。没有大型铺路机械,就靠人力拉碾子压实路基;缺少沥青原料,便从外地千里迢迢运来;资金有限,沿线群众主动出工出力,肩挑手扛参与建设。经过数年奋战,这条全长200公里的沥青公路终于建成,路面平整宽阔,能同时容纳两辆汽车双向通行,在当时堪称湖南公路建设的“标杆工程”。
公路贯通当天,沿线百姓扶老携幼前来见证。当第一辆满载物资的卡车缓缓驶过崭新的沥青路面时,人群中爆发出阵阵欢呼。此后,常长公路成为湘北地区最重要的交通通道。常德的粮棉、湘绣,长沙的工业产品,通过这条公路双向流通,运输时间缩短至4小时,物流成本大幅降低。沿途的驿站、汽修店、供销社悄然兴起,带动了沿线乡镇的发展。对于普通百姓而言,这条公路更是“幸福路”,走亲访友、求医求学不再受路途阻隔,两地间的人员往来日益频繁,文化交流也愈发紧密。
如今,常长公路已历经多次升级改造,成为现代化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但回望1965年那一幕,那条黝黑的沥青路不仅铺就了交通通途,更承载着湖南人民改善民生、发展经济的迫切愿望,是那个年代建设者们智慧与汗水的结晶,为湖南后续交通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,也见证了湘楚大地日新月异的发展变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