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

常德鼎城港中坪村:夏日抛秧忙 泥田播希望

来源:民生在线 责任编辑:戴坤利 时间:2025-07-23 16:44:04

“嘿哟!一捧秧苗飞出去,秋天的饭桌上就有米咯!”夏日炎炎,常德市鼎城区港中坪村的稻田里,正上演着最具希望的农事篇章——抛秧。他们以熟练的抛秧动作,在水田里编织着丰收的愿景,而那布满岁月痕迹的手与脸,成为这片田野最生动的注脚。

走进港中坪村的稻田,村民们竹篓背在肩头,沉甸甸的秧苗是他们的“道具”。弯腰、抓取、抛洒,一系列动作行云流水,嫩绿的秧苗划过天际,精准落入水田。

60多岁的李大叔裤脚卷到大腿根,泥鞋子“啪嗒啪嗒”踩在田里,皮肤被晒成深褐色,脸上的皱纹如稻田肌理般深刻。抓起一把秧苗,“嗖”地往远处一甩,秧苗“扑通”扎进泥里。”干了一辈子农活,抛秧这活儿,闭着眼都能估摸准位置。”话语间,一捧秧苗已在空中划出完美弧线。

旁边的王大婶更厉害,左手抓着秧苗,右手像机关枪连发,一把接一把往外抛,手套裹着满是老茧的手,动作利落,嘴里还念叨:“多抛一棵,秋天多收一瓢!”这些在泥田里摸爬滚打几十年的“老手”,抛起秧苗来,比年轻人玩飞盘还溜!

特写镜头下,农民的手布满裂痕与老茧,那是长期与泥土、农具较劲的印记——插秧、除草、收割,每一项农事都在手上刻下痕迹,却也赋予它们握住希望的力量,这是年年劳作磨出来的勋章。

而脸上的晒斑、皱纹,是阳光与风雨的馈赠,见证着无数个在田间拼搏的日夜。王大婶脸上的皱纹,比田埂还深,晒斑像稻穗上的泥点,可眼神亮得很,瞄一眼田,就知道秧苗抛得匀不匀。他们说:“这双手、这张脸,就是种地的‘密码本’”

这些手与脸,曾在春日播种希望,夏日守护成长,秋日收获喜悦,冬日孕育新盼。它们粗糙却温暖,沧桑却坚毅,托举起港中坪村一年又一年的粮食生产,也托举起乡村质朴而厚重的生活。

别瞅着是“老传统”抛秧,里头藏着“新道道”!在港中坪村,抛秧的繁忙里,也藏着农业现代化的影子。村合作社引入科学育秧技术,培育出更壮实的秧苗;农技员天天往田里跑,教大家“抛秧间距要咋算,水肥咋管产量高”。

“以前纯靠经验瞎干,现在有技术撑腰,抛秧更顺,收成也更稳。”村民们笑着说。抛秧相较于传统插秧,效率更高,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面积农田栽种,适应夏季农时紧凑的特点。这一技术在村里推广后,结合现代农技指导,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,还保障了栽种进度,让咱这老把式,也能追上新时代!

太阳越爬越高,水田里的秧苗也越铺越满,像给大地织了张绿毯子。随着一簇簇秧苗在水田扎根,港中坪村的希望也在生长。累了的大叔大婶们直起腰,抹把汗,瞅着这满田的绿,眼里全是盼头——盼着秋天稻穗沉甸甸,盼着汗水换成粮满仓,同时也是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。

港中坪村的夏日抛秧,抛的是秧苗,更是乡村的希望;刻在手与脸上的,是岁月,更是耕耘的勋章。在这片充满生命力的田野上,丰收的故事,正随着秧苗的生长,缓缓书写。

[责任编辑:戴坤利] 标签:常德鼎城港中坪村 夏日抛秧忙 泥田播希望 民生在线
声明:欢迎转载,但务必标明出处“民生在线”和作者姓名。如若违反,民生在线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。投稿请发送至邮箱:416372203@qq.com
义祥红木
发宅乡墅
昊宇门窗
美年大健康
常德西湖温德姆花园酒店
松果装饰